Page 170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170
传 说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堂应在泉之附近。在定山草堂左右,庄 如果说庄昶对珍珠泉景区建设起到
昶还建了天峰阁。天峰阁最大的特点是 了承前启后作用的话,那么,步其后为
植有大量的篁竹。为此庄昶甚为自得。 之做出较大贡献的则是彭绍贤了。
他说:“予在定山种竹,天峰阁左右各 彭绍贤,上元(南京)人,明万历
千余竿,有若屏悬。每大雪,竹更苍翠, 间曾任过浦口守御一职。他利用自己的
予坐其间,意甚适也……”庄昶不惟植 影响,于珍珠泉畔大兴土木,而将珍珠
竹,还在草堂周围建起了“霁月溪”以 泉推向顶峰。彭绍贤认为珍珠泉不惟美,
及“春风”、“豁谷”、“活水”、“鸢 而且最是利于农业生产之浇灌,谓其“不
飞鱼跃”、“回海”、“天地一我”、 涸之源”也不为过。明万历十八年(公
“东顾”等一批精美亭台,这些亭台环 元 1590 年)南京一带天大旱,“田野
定山草堂而筑,形成众星捧月之美,又 尽赤萧条枯槁”,惟浦口城西门外沿途
与珍珠泉相应互衬,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二十余里“麦秀芃芃”,好像不知有旱
为山而增色,为泉而添趣,是为早期珍 情一样。这当然地把它归功于珍珠泉。
珠泉核心景区最大的一个亮点。 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很自然的
庄昶隐居定山期间,首在浦口清江 归功“斯泉实龙王所栖”而“龙王所为”。
门处建“清江别业”建筑群组,其中有 时任浦口守御的彭绍贤也持此观点。于
“观物草亭”、“卧林亭”、“独乐园” 是,他拟建龙王祠祀以报“龙王”之恩德。
等一批园林建筑。后因江水东移,“清 彭绍贤主事修建的“龙王阁”,最
江别业”迁至定山。珍珠泉、卓锡泉是 终还是消失在岁月的磨蚀及战火的摧残
定山两大名泉。庄昶便在二泉合流处建 下,而令我们无法目睹“龙颜”。
起一座“双泉桥”和一座“活水亭”。 龙王阁也与定山草堂一样,是一组
昶爱泉怜水之意难以言表,故又以“活 建筑群,主要有“鱼乐轩”、“画舫斋”、
水瓮”自称。如果说“定山草堂”是珍 “媚泽亭”、“濯缨处”、“钓月矶”、
珠泉的核心,那么“清江别业”便为其“外 “集翠台”、“振衣亭”等二十余个精
围”之俊了。 美景点建筑,这些个亭台轩阁错落有致,
庄昶将无形的一己山水之情化作有 总在依山傍水之间,形成了景中有景,
形的精妙之物,客观上起到了悦己喜人 景中套景,一亭一阁,一阁一式,移步
的效果;又鉴于他的名望而吸引了众多 即景的绝妙佳观。
雅士骚客来观光赏游。所谓“临池顿觉 彭绍贤离任后,接任的福建泉州人
旅魂消”而“一水光摇万斛珠”正是那 黄守魁又在诸景与泉水之间建起了一座
是最好的写照,并为此后获得“江北第 名为“聚景”的玲珑剔透的小亭而“中
一游观之所”打下基础。 辟四门,外环廊榭,令泉可通,人可四
第十四辑 浦口文史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