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167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民间故事
面对千余名考生,略一沉思,计上心来。 挑粪的农民,并委任这个憨厚的有识之
他命人在考场外大操场的旗杆上,插上 士,做了当地的一位县官。大概,这也
一把剪刀。他自己人端坐考场。考生们 是古人说的“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
面面相观,不见主考出题,十分纳闷, 之屋或有将相”的一个小例证吧!
又不敢之言相问。过了好长时间,才有 但是石淮这一颇有见地的壮举得罪
几个胆子稍大点的考生抖抖索索地去问 了顽固的封建势力,得罪没有考取学位
一位监考,监考禀告石淮,石淮笑而不 的有钱有势人家子弟,他们串通一气,
答。人们更加摸不着头脑,大眼望小眼, 想方设法地报复打击石淮,非置石淮于
抓耳挠腮,心急如火,却又不知所措。 死地而后快。这时,江西庐山有位学时
石淮看到这种窘状,笑着叫考生们到操 渊博的老僧。他久慕石淮大名,又听说
场上去歇息片刻——写不出的时候,不 石淮主考一事,心想,石淮再在江西久
要硬写嘛! 留,必凶多吉少。老僧就急忙派人下山,
考生们来到考场上,交头接耳,议 请石淮上山赴宴。石淮好学心切,也乐
论纷纷,看了半天,也不见试题在哪里。 意前往。
这时,走来了一位挑粪桶的农民,一眼 在风景优雅的庐山花径旁,老僧伴
看到旗杆上插着一把剪子,就哈哈大笑 石淮观花赏月,在仙人洞里的石桌上,
起来。众考生见这农民大笑,不知道是 老僧用仙人洞里的“琼浆”、“玉液”
什么意思。那位农民说:“你们这些书 两眼泉水代酒,老僧满腔热情地款待着,
呆子,那不就是考场的题目吗!”他指 可惜的是,席上只有一盘凉菜,枣子皮、
着那旗杆,继续说:“这是‘起剪破木’(起 梨子皮、生姜皮、西瓜皮、佐之以酱油、
翦颇牧)的谐音,这不是《千字文》里 麻油、糖醋拌之,吃起来也很有滋味,
的一句话吗?考生们如梦初醒,石淮的 酒至半巡,石淮忽然醒悟,起身拜谢:“长
命题竟是这样刁钻古怪!”“起翦颇牧” 老在上,小生石淮谢您指教,永世不忘,
原来是启蒙读本《千字文》中的四个字, 后会有期!”说完就径自下山了。
是古代的几位名将:起,是秦国威震四 原来,聪明的石淮,懂得了老僧的
方的大将白起;翦,也是秦国赫赫有名 用意,那盘凉菜的真实含义是:“早离
的大将王翦;颇,是赵国那位勇于改过 江西!”
是非,负荆请罪的廉颇;牧,也是屡建 那些考生听得石淮到底被轰走了,
奇功的赵国大将李牧。石淮的这场命题 更是趾高气扬,就在考场的大门的右侧
只是用了小儿读本上的一个简单典故而 写了一行字——虎去山还在。石淮见状,
已!却难到了千余名考生。 愤然写下雄浑遒劲的五个字“山青虎再
后来,那场考试,石淮只取了那个 来!”辞官回家了。
150 浦口文史 第十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