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141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民间故事
在解放前,这里没几户人家,到处 喂,洗脚水都不给,一碗茶都没有。王
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滩。民国二十 奎一听,火冒三丈,哪有这样店家,历
年发了一场大水,庄稼被冲光,颗粒无 来赶脚,牲口由店家喂,一应照料周到。
收,百姓东逃西散,剩下来的人只有去 明日我们再去一趟。
挖些芦根充饥。 次日,晚茶 ( 下午三点多钟 ) 过后,
说来也是天意,大家挖芦根,每天 几个人一起上路,其他人每人赶两头
都能见到成千上万只白鹤铺天盖地的飞 毛驴驮两麻袋米。好王奎用毛竹杠挑
来。只要白鹤一到,芦苇滩上就到处是 了两捎袋米,你知道一捎袋米多重 ? 一
鹤蛋。于是大家都去拾鹤蛋充饥,一些 捎袋米是一石 ( 读担 ) 米合一百八十斤。
从外地逃荒来的人就干脆在这里定居。 只见他挑起四百斤米,气不喘,心不跳。
后来人们就把这片芦苇滩改名叫做 到了太阳落山时,又来到泰记客栈。
白鹤滩。 果真象王二说的一样,店家不理不睬,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的芦苇没有 既不打水给洗,又不倒茶,毛驴还是
了,白鹤也不再飞来了,滩也变小了。 自己牵到后院。王奎看到也不吱声,
但现在,这里的村子仍叫白鹤村。 招呼大家把米抬进客栈。王二说:“店
(流传区域:永宁张圩地区) 家这十捎袋米,请过目。”店家数了
数,是十袋。“放在这吧。”“毛驴
西葛王奎的故事 在后院,麻烦喂一下”,“晓得了”。
当晚无话。第二天一早,王二等人把米
(一)找店主 抬出,王奎来到后马棚,槽里干干净
很早的时候,江浦县永宁镇西葛一 净,根本不曾喂过驴。于是高喊:“怎
带出了个叫王奎的,个小人瘦,人们取 么少了两条驴,快叫店家出来 !”听到
了个诨名“矮子王奎”。别看他个小人瘦, 少驴,店家大惊,不光要陪几十大洋,
可力大无比,正直善良,好打抱不平, 而且在店里丢驴一传出去,名声很坏,
深受八方四转穷哥们爱戴。 要砸店的。快跑到后院,一看只有八条
直到现在,老人们看见小青年打架, 驴。怪呀,难道十袋米用八条驴驮 ? 也
就嚷:“矮子王奎来了。”小青年就不 不象。可是少驴是无论如何不能承认
敢打了。 的。他便和王奎吵了起来,说王奎根本
一日,王奎像往常一样又坐进茶馆, 没有十条驴。吵声一大,住店的客人都
边吃茶边谈天,正说得高兴,赶毛驴王 来围观。王奎说:“你说根本没有十
二进来告诉他,昨日他们 5 人赶毛驴到 条驴,请看看我们十袋米是怎么来的,
浦口卖米,住在泰记客栈,不但毛驴不 难道会挑着来 ?”大家看看王奎这几个
124 浦口文史 第十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