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137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民间故事


              五冲(张家冲、李家冲、余冲、圣冲、                      大雪,南京一个大花席店的老板坐在乌
              唐冲)。由于九龙攥珠,四凹五冲年年                      江的一家茶馆里吃茶,见一个农妇扛着
              洪水泛滥成灾,地方百姓深受其害。                       一个装得鼓鼓的布袋。那农妇的身上和
                  后来一位阴阳先生出了个主意,在                    那布袋却一点雪也没有,雪落在那农妇
              余冲之北建一座九龙庙,逢年过节给九龙                     的头上约二、三尺远就向四面纷纷飞去,
              敬香,说是这样就不会遭灾了。果真不错,                    不落在农妇的身上。花席店的老板见此

              九龙庙建好以后,盘踞四凹五冲的九龙                      情景觉得非常奇怪,便把农妇喊进茶馆
              龙口大开,四凹五冲的洪水统统归一,流                     里问那农妇布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那
              向余冲之西的一个大湖,大湖连着滁河,                     农妇放下布袋说:“袋子里装的是猴子
              滁河又连着长江,洪水顺流而下,流入                      头。”那老板把布袋解开,原来是一袋
              长江。干旱年份,九龙又将长江之水吸                      淡黄色的僵瓣棉。问那农妇道:“这僵
              入太湖,灌溉农田。从此汤泉一方年年                      瓣卖不卖?”农妇回答说:“卖”。老
              丰收。地方百姓感恩戴德,不仅逢年过                      板说:“不用过秤了,就这么一袋,连
              节成群结队到九龙庙敬香,而且将余冲                      同袋子,你要多少钱?”那农妇是乌江
              之下的那个湖正式起名为九龙湖。后来,                     附近的棉农。她从霜后的棉杆上摘下未
              九龙湖又修成水库,即平坦水库。                        绽开的棉桃,剥出这些僵瓣棉,拿到市
                            (流传区域:汤泉一带 )             场上去卖,那知棉花行的老板不收这个
                                                     “次品”,她无可奈何,准备扛回家去,
              乌江“卫花”传奇                               恰巧遇到了这位老板要买她的。于是说:

                                                     “先生,你看能值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解放前,南京、上海、杭州一带的                    吧。”那老板想:我家经营棉花十多代,

              花席店都亮出乌江“卫花”的牌子,以                      是南京城里的老花席店,曾听先人说过:
              招揽顾客。乌江卫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                      棉花中有一种叫‘卫花’的,是花中之
              魅力来吸引顾客呢?这里却有一个传说                      宝,它有祛寒暖髓的作用。如果这妇女
              故事。                                    扛的确实是卫花,那该是我时来运转了,
                  相传早在清朝以前,乌江一带就                     便从身上掏出十两银子往桌上一放说:
              盛产棉花,而且乌江地区又是全国闻名                      “十两银子够不够?如果不够,我可以
              的棉花市场之一,每到收棉花的季节,                      再添。”那农妇万万没想到,这点“猴
              全国各地的棉花商很多都云集在乌江收                      子头”能卖十两银子,赶忙说:“先生,
              购。乌江对河两岸的棉花比比皆是,每                      够了,够了。”邻座的人见了都很惊讶,
              年的成交额都很大。                              心里都嘀咕:这个人可能是个“傻子”,

                  这年隆冬的一天,天空中飘着鹅毛                    不值几分银子的东西,却给人家十两银



               120  浦口文史   第十四辑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