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69

留住乡愁|老街老村录


                         自然环境 §
                         该村坐落于丘陵地区,有山有水,主要山岭有象山,高 134 米,

                     占地 20 公顷,状如卧象。象山以东为古生界寒武系幕府山组地层。
                     主要有黑色碳质页岩,夹薄层石灰岩及紫红色泥页岩构成。
                         主要河流有城南河,流经本村河长约一千五百米,在村东南方

                     位。城南河旧名直江河(亦称新河),于明洪武(1392)开通,距
                     今已有六百多年。黎村组的泉水(象泉)顺流而下,象泉位于象山“象
                     鼻”处,张同之夫妇墓穴下面。白马村主要水塘有刘家大洼、三二

                     小水库、张家大塘。
                                                          白马湖在象山脚下,原名象山
                                                     水库,1958 年初建。1983 年 3 月,

                                                     县农委等六个部门一百二十多名干
                                                     部,在象山水库栽植外国松三千株。
                                                     90 年代改称白马湖,湖畔青山环

                                                     拥,绿树掩映,湖中碧波荡漾,鱼
                                                     跃鸟翔,一派湖光山色天然美景,
                                                     吸引众多游人慕名前往观赏。2000
         白马湖
                     年以后,拓建象山路、沿山大道,把白马湖融入江浦街道城市圈,
                     经旅游部门和媒体推介,白马湖已成为江浦地区的胜迹名片。随着
                     南京市跨江发展,浦口新区的迅速崛起,城建部门已经把白马湖规

                     划成为高品位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胜地。
                         白马寺草书诗碑,为白马寺遗物。1973 年 6 月,在白马寺遗
                     址上发现。勒石于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碑系青石质,高 1.52 米,

                     宽 0.72 米,厚 0.08 米,正面碑文阴刻狂草,为五律诗:“人生须此会,
                     何更问阴晴。动荡乾坤气,调和鼎鼐羹。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
                     未了鹅湖兴,江城又杀更。寒风吹角短,细雨打更长。天意留行李,

                     灯花喜对床。衣冠真率会,樽俎太和汤。何限春消息,梅花不断香。”
                     诗后跋语为“成化癸卯正月十八日南海陈献章同怀玉娄先生、定山
                     先生、石洞先生白马庵联句,录之以送庵主净敬,石斋书。”


                                64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