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216

周几十米见方。春夏枝繁叶茂,秋天果实累累,遇大风吹打,金果                                                     双山村
              摇曳,纷纷掉落尘埃,金灿灿一片。下课的学生,争相捡拾带回家中,

              此古银杏至少有 1500 多年树龄,是江浦县境内最大的一颗标志性
              古柏,比汤泉惠济寺内三株古银杏要大许多。有人曾路过高旺火龙
              山和汤泉青石岗一带,说能窥见此树远影,确实不假。当时正值文

              革时期,我村多次召开社员群众大会,都聚集这里,原因此处地势
              高阔,树荫厚密,空气清新,确是会场的最佳之选处。大队在此召
              开社员大会每年多达几十次,特别夏日,这里倍觉凉爽清新。让人

              遗憾的是这棵千年古柏,稀世珍宝,不幸在文革时期被我村大队办
              骨灰盒厂锯走做原材料使用。另有说法,此树树皮被人剥落已致死
              而被毁。十分可惜,令人痛心,这件珍宝被毁灭,是我村的一大损失。

                 “官桥城子”遗址位于双山村官桥自然村西南约 500 米处,属
              浦口区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 80 年代,江浦县文物普查小组在此
              处发现并立碑石。据《江浦县志》《石桥镇志》记载 :官桥城子遗

              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高约 7.5 米,文化层厚约 4 米左右,出土文
              物有夹沙红陶、黑皮瓦罐、印花瓷器、鬲、甗、钵、破碎砖瓦、石
              条等文物若干件。属周朝后宋年间。

                   据传说,当时的官桥城子规模庞大,人口繁多。老城子原址西
              自下埧陈家山一直延绵至东边桥北姚村前官桥白英塘(大於水库)
              下,全长约 1500 米,有近百户人家。是属东西走向的一条长街造型。

              城子内有小作坊,赌场、杂货店,村风兴旺发达,人气安乐祥和。
              后来不知多少年后,群雄争霸,土匪造反,乱世之中,据说是反动
              帮派流寇,将城子烧光毁坏。城子中多数户家外迁他乡谋生,只剩

              少数人,后来在此重建房屋,置地买田,建村立业,逐渐定居下来。
                   后来发展以滕、梅两大姓为主要,村中一贯有祖传“梅半截,
              滕半天”的说法,故先前俗称“官桥滕”。后来有朱、姚、杨、蒋

              几门杂姓陆续迁入居住。村名逐渐简称“官桥”。如今的官桥村,
              有大小近 80 户人家,200 多人口,至今仍保留。
                   双山社区深井自然村(又名深集),因一口老井颇深而得名。


                                                                     211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