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浦口文史第十二辑
P. 29

『浦口文化
                  “远近游人络绎如蚁,绮罗弦管,辉映山谷,而珍珠泉遂甲于江北矣”。
                  沧海桑田,岁月无情,珍珠泉周边的明代建筑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文
         』        革”中珍珠泉源头突出的山岩被壁掉,附近建了顶山公社养猪场,珍珠
         集萃之六浦口历史文化(专辑)
                  泉也用来养殖浮萍,美丽的珍珠泉湮没无闻。1982 年,文物普查工作前后,
                  文物工作者经历史考证和现场实地勘察,在浮萍池内发现了一直径 1.6 米

                  的汉白玉石龙,同时又在池塘上方的山崖上发现了“珍珠泉”、“万斛
                  明珠”等摩崖石刻,因而重新发现了珍珠泉。历经二十多年的规划建设,
                  珍珠泉风景旅游区已经复建了大部分史书上记载的亭、榭、阁、舫等建筑,

                  又兴建了几十处旅游、休闲、运动、度假场所,已经发展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1983 年珍珠泉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 年珍珠泉摩崖石刻被公

                  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浦口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翠云峰摩崖石刻





                       【南京市老山林场西山分场翠云峰路旁·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地方志记载:“福字石,世宗(注:明嘉靖皇帝)御书,在翠云山下
                  路旁”。现在,南京市老山林场西山分场翠云山路旁边、独峰寺下,有
                  “佛”字摩崖石刻。如此,我们可以认为翠云山下摩崖明嘉靖年间就已

                  存在,至于县志记载为“福”
        政协
                  字,可能是县志记载笔误,
                  也有可能是后人将明代“福”
       浦口区委员会办公室                    浦口区委员会教卫文体(文史)委员会
                  改刻为“佛”字。该“佛”
                  字摩崖现为南京江北规模较

                  大的佛教摩崖,而且管理保
                  护的较好。西山地区翠云山
                  宋代就有佛教活动场所罗汉

                  寺,它位于翠云山阴;在山
                  的阳面,还有名气不弱的独
          编印
                  峰寺。“佛”字摩崖出在翠云山,不仅见证了昔日西山地区寺庙的繁盛,
                  同时它也是我区的重要的名胜古迹和佛教活动地。1983 年被公布为县级
       22         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