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浦口文史第十二辑
P. 23
『浦口文化
泰山庙遗址
』
集萃之六浦口历史文化(专辑)
【浦口区泰山街道泰西路宣化山·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山庙始
建于明初,原名“东岳庙”,起先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即道教泰山神
黄飞虎,后来又供奉黄飞虎的女儿“碧霞元君”。受佛教影响,泰山庙
又从原先的道教场所逐步转变为以供奉佛像为主,以供奉道教神像为辅,
释道合一了。明初所建的泰山庙毁于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同治五
年(1855)庙内僧人德
缘化募重建,但只有中
浦口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殿和后殿等建筑;光绪
五年黄仕林修建了从山
脚到中殿门口的 132 级
青石台阶;民国 25 年
泰山庙重修一次。1952
年泰山庙神像被山下农
民砸烧干净,只剩下空
空庙堂。其后,泰山庙
为部队营区直至八十年
代中期。1986 年,南京鸡鸣寺释农月来此,她主持修复了泰山庙明清建
政协
筑,陆续修建了高 5 米的简易山门、山门边门面房和泰西路边一段院墙
等建筑,正式恢复了佛教活动。从 1999 年开始,泰山寺陆续将原有建筑
浦口区委员会办公室 浦口区委员会教卫文体(文史)委员会
翻建出新并扩建。泰山庙现有大门、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
廊房等建筑均为新建。只有“宣化井”古井和上山石台阶为原寺庙建筑
物。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有泰山庙会,这天是黄飞虎的生日。
庙会前后三天,四乡八镇民众齐聚这里,上庙进香祈福,交流农副产品,
观看文艺表演。当人们抬着东岳大帝和泰山老母的神像“出会巡街”时,
舞龙、耍狮、玩花船、踩高跷等紧随其后,一路上鞭炮锣鼓不绝于耳,
万民瞻仰欢呼雀跃,至此庙会达到高潮。有时,人们还会将西边城隍庙
编印
的城隍老爷、北边都天庙的菩萨神像一起抬出来巡街。近年,庙会仍年
年有民众纷至沓来进香祈福。1983 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
16 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