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8

两浦工人缴获军阀孙传芳部队一个连的武器 ;还组织 20 名工人参                                                  金汤街
              加国民革命军铁道连队。

                   胜利来之不易,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金汤街地区中国共产党
              的早期优秀领导人王荷波为国捐躯。
                   金汤街地区工业萌芽较早,民国 34 年(1945 年),大益面粉厂(今

              南门米厂)兴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工业经济出
              现飞跃,南京太阳能设备厂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销往全国各地。
              90 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金汤街出现了南京橡塑件厂、

              浦镇友好金属改件厂等。2009 年至 2014 年,因发展需要,金汤街
              大面积拆迁,现辖区内从事工业生产的单位仅剩 3 家。
                   金汤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新中国建立初,有米行、茶馆、饭店、

              酒店、眼镜店、浴室、典当等私营业数十家。“文化大革命”时期,
              商业发展受限制,集市贸易被取缔,个体商贩当作资本家的尾巴受
              批判。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的经济政策,国家、集体、个体商业迅速发展,集市贸易得到恢复。
              2009 年至 2014 年,原本热闹的街市全部拆除,个体商贩全部搬迁,
              现辖区内仅剩 9 家个体商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健康水平显著提高。50-60 年代,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以吃、穿为主。70 年代,部分居民陆续购置手表、
              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等四大件。80 年代后,居民生活由温饱

              型向小康型转变,电视机、录像机、空调、录音机、电扇、洗衣机
              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轻骑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21
              世纪开始,少数家庭购置客、货汽车,翻建新建楼房的家庭逐年增

              加,90 年代后,居民住房逐步由量向质转化。2009-2014 年,社区
              经历多次拆迁改造,现有点将台花园小区安置房为 6 层高楼房,共
              计 27 幢 794 套,于 2014 年交付居民,南门二期安置房为 19 层带

              电梯高层楼房,尚未交付,以及二七纪念馆周围约两百户居民还居
              住在老旧房屋内。




                                                                      3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