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45
留住乡愁|老街老村录
永宁街 / 永宁街道
相传,在很久以前永宁街只有一家日用品的小店子。后来卖日
用杂货的店铺渐多,当地百姓改称“小店街”。那么“小店街”怎
么会变成“永宁街”呢?这事还得从太平天国时期说起。
很久前,永宁街没有街道,永宁周边的老百姓赶集都到永宁西
边的朱家营去。当年的朱家营集市十分繁荣,尤其到了逢集,集市
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有购物的,有卖土特产和农具的,到处都
是繁忙景象。
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农民
纷纷揭竿起义。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并建国号“太平天国”。
洪秀全自称“天王”,率众起义军东征西讨,一路势如破竹,于
1853 年攻克南京。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并在此建都。长江北
边的朱家营是天京(南京)的北大门。洪秀全为了江山永固,派重
兵驻扎、把守。据说,朱家营兵营人员最多时达数千人。人员众多,
这里自然而然就成了物资集散中心——街道(朱家营地名由此而
来)。
朱家营至今仍流传“太平军时有九井十三碾”之说。直至 20
世纪 60 年代,朱家营仍有三口古井存在。其中两口在朱家营入口
处的“回子营”,就是当年太平军中回民居住地。这里并存两口井,
其中一口是专供太平军中回民使用,不论军中还是地方的汉人都不
得使用该井水。还有另外一口在村中南边的巷子中。
后来,太平军连年征战,虽夺得许多城池,但内部组织混乱,
渐失民心。1864 年,太平军被清军的曾国藩等人打败,土崩瓦解。
太平军驻地朱家营也难逃灭顶之灾,被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街
道面目全非,只剩残垣断壁,从此无法再做生意。周边老百姓都到
40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