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42
奖。1989 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型农具生产先进企业,并被南京市政 高旺街
府授予农业先进单位称号。1990 年更名为高旺农业机械厂,产品
有 IKSQ-35 型圆盘开沟机、SWC 砂型离心浇铸机、型料挤出机和
6 毫米高速台钻等。2005 年停产。
自 50 年代起兴办农业厂的同时,高旺还开设粮油加工厂、砂
厂、芦席厂。60-70 年代,先后兴办仪表厂、皮革厂、电镀厂、砖厂、
水泥制品厂、陶铸厂及建筑站等企业。80 年代起,高旺已成为公
社化工业集中地。农业机械厂、电子仪表厂、电气机箱厂、仪表机
箱厂、食品机械配件厂、汽车配件厂等企业生产的许多产品获省市
优质奖。
高旺民风淳朴,世代流传着古老美丽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如
高望、昇中寺、龙坝和龙坝冲、观桥庵、西关等传说和故事。
高旺,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济济,英雄辈出。
黄恨秋(1905-1938)原名黄永春,高旺人。为人豪爽耿直,
乐善好施,路遇乞讨者,常常倾囊相助。为接济朋友,时常典当衣
物,后由家人设法赎回。当地人称其为黄傻子。
黄恨秋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北伐革命时期,他考进南京金陵大
学,曾和一位朝鲜籍的人士于南京、上海两地运送宣传品,为方便
工作转学于上海复旦大学。北伐革命胜利后,在南京政府,因不满
现实,数月辞职。遂南北奔波,先去邳县师范大学任教,后赴天津
任某报记者。
30 年代初,黄恨秋在治淮工地上任职,后调任苏、浙、皖、赣、
鲁等地督查,曾到河北、山西等省调查国民烈士情况。民国 24 年
(1935),调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任职。第二年调至国民党赣榆县党部
工作。
民国 26 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恨秋自动离职,决意
办报宣传抗日,用 200 块大洋购置石印机一台,聘请一位缮写员和
一位石印工,在浦镇东门创办《江北日报》,自任采访、编辑,兼
做推销。因日军飞机不断轰炸南京地区,缮写、石印员相继离职,
37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