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245
留住乡愁|老街老村录
有“指腹为婚”、“娃娃亲”、“童
养媳”、“换亲”等。造成夫妻终
身不和谐、不幸福,甚至守寡,
自行短见。
解放后,婚姻自由,但仍有
婚配,定亲,结婚程序。定期结
婚前邀请亲朋好友来贺喜。婚期
三天,暖房、正期、回门。进入
九十年代,婚事讲究排场,赠首饰、
礼金、陪嫁嫁妆,小汽车接迎新娘及家人,摄影、录像,婚庆公司
主持隆重的仪式。
落桥村民办丧事也很盛行,一舯都有开丧、出殡、六七、守孝
的程序。
老人临终时刻,子女家人守候身边,揩身穿寿衣。咽气后,抬
到正屋卧门板上。之后孝子孝孙戴孝帽,向亲友报丧,又称“拜老”,
母故后拜娘家,父故前拜家族,讲请“开丧日”。
开丧,死者次日为吊唁日,境内称“开丧”。女儿们请来吹鼓手(民
间乐队),带祭品。亲朋好友来吊丧,孝子跪拜迎亲。晚宴间有“谢
席”,讲请次日出殡时间,并表示谢意。晚宴将结束,乐队演唱表演,
并有哭灵节目,家人“开关验钉”,即告别。
出殡,第三天清晨出殡,子女跪拜棺前,抬重起棺出殡,一跪
燃放鞭炮,散纸钱,抬到正路弯上灵车,直达火葬场火化,火化完
毕再到公墓安葬,并有子女“兜土”过程。安葬结束,所有人回家
吃中饭,俗称“”回趟席,丧事结束。
“六七”,守孝,这是丧事之后的序事。死者在去世的第四十二
天,称之“六七”。主要亲戚到墓地祭拜,再回到家中吃中饭,来
者将带来的米,菜交给主家,用其做饭,菜,给大家吃,俗称“换
饭”。“守孝”,即儿子为死者守孝三年,当年春节大门贴黄色对联,
其间不办婚事,年间不外出拜年。
240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