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241
留住乡愁|老街老村录
于造房烧饭外,将收割的芦苇挑到集市进行交易,
民初,落桥人开始编织芦苇席和苇折子来维系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改造滩涂,芦苇渐退消失。
藕 :又称莲藕,别名“荷梗”民初落桥人始有
种植,如今落桥社区有 520 亩藕塘面积,由于地
理气候,塘泥深厚肥沃等因素,60-70 年代生产九
孔藕,质地优良,根茎粗壮,肉质细嫩,鲜脆干
甜,洁白无瑕,远近闻名。2000 年后引进新品种
湖三五三七,湖九五八,亩产达 2500 公斤。
鱼 :据《六合县志》记载 :1949 年六合县仅有
李如海一户在关门桥一带张捕长江鱼苗。1965 年
落桥大队开始进行人要繁殖鲢鱼苗,1970 年落桥
成鱼场,养殖面积 750 亩。1981 年推行水面责任
制,鱼业生产发展较快。2015 年落桥有重点养殖户 38 户,鱼塘面
积 980 亩,年销售成鱼达 35 万公斤。
水稻,落桥在民国时期多为一熟沤田,一年种植水稻,一熟(季),
1969 年耕地全部改治为二熟田,由一年一熟水稻变为一年,稻麦
两熟制。1949 年前后,以传统的中籼稻品种为主亩产 100-150 公斤。
1956 年实行稻改粳,1976 年推广杂交稻种植,1998 年后香粳,武
育粳逐步替代杂交稻品种。2000 年后经产业调整,水稻种植面积
锐减。
三麦 :小麦、大麦、元麦统称“三麦”,大麦多为畜饲料。元
麦产量低,农户以种小麦为主,六十年代开展“沤改旱”,后大面
积种植三麦,2000 年后,只有少数农户零星种植小麦。
落桥大米,“九孔藕”,大红菱是解放后至 80 年代落桥特产,
远近闻名,而现在落桥最大特色是葡萄园。
盘城葡萄园是南京市最大葡萄生产基地,位于浦口区盘城街道
西南部,东面是景色秀丽的龙王山,西与安徽省来安且隔河相望。
2005 年,镇政府启动了盘城葡萄建设,2007 年,盘城葡萄被
236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