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208
到了民国 30 年(1941 年)9 月,侵华日军占领了漫家亩、石桥、 汤集村
王村,并在漫家庙街东和石桥黄山筑堡盘踞,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
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军在漫家庙四处点火,多架飞机在
漫家庙一带上空狂轰乱炸。漫家庙街及邻近的五房村成了一片火海,
顷刻间漫家庙成为一片废墟。从此,漫家庙的人四处逃散,有的逃
往东面的陡岗集,有的逃往西面的绰庙集,漫家庙不再有人提起。
原靠近漫家庙西北有汤姓在此居住,一些没有逃走的漫家庙人就以
汤姓为邻居住在一起,他们开茶馆、卖杂货,年复一年,冬去春来,
这里渐渐形成了集市,人称汤家集,俗称汤集。
汤集地处中心位置,东面有陡岗集、桥林街 ;南面有乌江街、
香泉庙、石桥街;西面有石村庙、金城庙、绰庙集;北面有全椒集、
星甸庙。方圆数十里,南来北往者、西进东去者都必经这里,在这
里歇脚、喝茶,更多的是在这里吃饭。据老人说,1947 年至 1948
年有许多油挑子和鸡挑子经过这里,他们目夜兼程,途经汤集五房
一路向东。相传这些挑子是江全游
击队或地下党人,他们借油挑子、
鸡挑子这种身份将枪支弹药从合肥
经全椒、绰庙过汤集往东,沿陡岗
集至桥林七坝,坐船过江送至南京。
到了解放初期,社会趋于稳定,汤
集的人气越来越旺,这里聚集了许
多人家,街面已基本形成,房屋坐
北朝南,街道东西走向,这里有开
茶馆的,如汤家茶馆,滕家茶馆 ;有开饭店的, 如戴家饭店、秦家
饭店 ;有经营百货的,如汤家杂货店、姜家杂货店,还有胡家豆腐
店、端家裁缝店和禹家裁缝店等。
汤集村有很多历史典故与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
根据光绪十三年修纂之《江浦埤乘》记载 :“五槐山庄 :旧在
治西六十里,袭靖逆侯张宗仁故居。世英堂 :康熙中赐额,旧在五
203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