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48
传 说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叶之处,虚妄不足信矣。”我们这儿有 定山寺始建于公元 503 年,是南北
人说:“浦口的桃叶渡是真正的桃叶渡。 朝时期,梁武帝为一个名叫法定的高僧
你如不信,只要听听王献之的桃叶歌”, 所建立的。传说达摩祖师应梁武帝之邀
就会知道王献之和桃叶女在渡口渡的是 来到南京,本想将法传给梁武帝,不料,
长江的“江”, 而不是秦淮河的“河”, 梁武帝不能领悟,于是达摩祖师不辞而
便可不辨自晓。 别,折苇渡江。这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
(流传区域:泰山街道地区) “一苇渡江”故事。
关于一苇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
达摩与定山寺的古老传说 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
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 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
罢这首《江南春绝句》,仿佛置身于红 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
绿掩映、酒旗迎风、寺庙楼台的江南风 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
光中,令人神往。南朝时期,南京佛教 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
大兴,寺庙众多,这其中也包括了名气 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
颇大的浦口定山寺。 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今日长芦禅寺内
定山寺位于南京定山狮子峰下一箕 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
形山坳里,背山面江,远望如群山之大 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
门。《江浦埤乘》载:“定山寺,旧在 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
定山狮子峰下……四周山绕,南辟如门, 驻锡,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
与雉堞楼橹掩映相望,苍松夹道,岫岭 摩岩”、“宴坐石”等遗迹。据说有一日,
参差,诚天然图画也。寺凡屋三层,门 达摩因思念故乡西域之泉水,以锡杖凿
外古银杏三,古桧三,皆数百年物。” 地,泉水竟汩汩而出,后名“卓锡泉”。《江
如今,定山寺景区环境幽静,内有 浦埤乘》载曰:“其味固甘以芳,可烹
定山寺遗址、达摩画像石刻、卓锡泉、 而饮。”在卓锡泉东面不远处,还遗存
庄昶墓等古文物景点,吸引着众多善男 着一块明宏治四年的达摩画像石碑,达
信女。来到定山寺,有人为寻佛,有人 摩络腮圆眼,拱手立于渡江芦苇之上,
为赏景,有人则是为了听故事。定山寺 图像清晰,栩栩如生。达摩画像碑为国
里有位仁泉大师,年近古稀,装了一肚 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
子故事,若有佛缘,仁泉大师便会带您 祖师碑要早 120 多年,而定山寺也是达
一边观景,一边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摩祖师驻锡过的唯一的一所寺院。由此,
第十四辑 浦口文史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