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2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282
故 事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始讲话了,不外乎说些皇道乐土,日本 提笔龙飞凤舞的写下十个大字,便是一
帝国武运长久等话,说是帮助中国来搞 开始的下联“雷音西发,声震岛国九州。”
东亚共荣圈。谁知这小子半生半熟的中 这山本小子一看连说:“好的,大大的好,
国话还真能胡吹呢,他说:“各位社会 日本大大的好朋友。”“嘿嘿”的奸笑
名流,鄙人虽是日本国人,但对中国是 起来,大家一看,对的好呀,心中说话,
了解的,精通的,因为你们腐败无能, 嘴里一个字也不敢说。
我们是来帮助的,以建立大东亚共荣, 第二天一早鬼子的特工队就到了广
我们是有诚意的,言出心声,本人有一 济寺,说是山本太君有请了凡和尚,看
对联的上联,希望各位谁能对出下联来, 门的小和尚只有十二、三岁,回说师父
是日本人的好朋友的。这个上联是自然 昨晚就走了,说是朝山拜佛去了。这些
形成,得天时地利的……”。说完这番 家伙灰溜溜地回去报告。事隔二年有人
话,便在桌上拿起已写好的上联:“日 在八大境看到了凡和尚,已经蓄发参加
本东来,光照中华大地”十个中国字。 八路军了。后来他再也没有回到乌江这
在场二十多人中有前清秀才,商界头人, 个地方。
文人墨客也有不少,齐声说这个上联写 (流传区域:原林山乡一带 )
得好,太妙绝了,实在一时无法能当场
对出来。哪里是什么对不出来呢?怕呀, 许世友费渡落水
当时日伪政府推行连环保,搞得不好要
满门杀头呀!便互相推脱,有的人说陈 友联社区境内的费渡渡口一直由费
老先生高才能够对的工整,又有人说林 姓人家经营,据说已超过三代人。他们
老先生乃是清末秀才一定能对得好。乌 在此以摆渡为生。
江有一个日本维持会长范汝先说道:“这 六十年代初,部队进入安徽省来安
个上联出得太妙了,地名、光学、自然 县汪波荡开垦荒地,建设农场。当时就
一气吟成,恐怕我们这些才疏学浅之辈 任南京军区司令的许世友将军驱车来到
是无论如何对不起来的……”。一副摇 费渡,准备经此渡口去视察农场建设情
尾乞怜,卖国求荣的走狗像露了出来。 况。当时摆渡的人叫费立华,当他得知
这些不讲还好,这一讲倒是恼了一位人 要用小木船摆一位身经百战,闻名全国
来,说声:“我来试试看。”大家回头 的大将军渡河时,混身打颤,却又不敢
一看,原来是广济寺主持了凡和尚,这 说个“不”字。费立华硬着头皮把许司
个了凡和尚二十岁以后出家的,自幼熟 令和两个警卫员迎上木船,不知是什么
读经史,善于对仗,日常从不多事,在 原因,小船到了河中间竟然翻了,船上
这一带很有名望。说着大踏步走到桌边, 四人纷纷落水,两岸的干部和群众见了,
第十四辑 浦口文史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