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8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278
故 事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发传单、张贴标语,在桥林南北关口、 然走了,但新四军的英勇形象,新四军
东西河沿、公路大小桥头,用石灰水写 的革命精神,却永远留在桥林人民心里。
上“军民团结,抗日救国”、“打倒日 (流传区域:原桥林镇 )
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在他们的影响
下,桥林热血青年和一些在校学生积极 朱龙与朱龙镇的故事
参加宣传活动。战士们在桥林小学大操
场与桥林小学师生同台演出抗日话剧, 朱龙,1904 年生于沈阳,九一八
高唱抗日歌曲《在松花江上》、《义勇 事变,日寇侵占东北,朱父被抓当“劳
军进行曲》、《新四军战歌》、《洪波 工”,下落不明,其母忧郁而死。朱龙
曲》……那激昂悲壮的歌声荡漾在桥林 集国恨家仇于一身,他历尽艰险,只身
上空,极大地鼓舞着民众抗日热情。 逃至关内,后被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
住在东街周家和西河沿饶家的战士 校”辗转到南京受训,三年后他以优异
们在连排长带领下,打扫庭院厕所、清 成绩被分在南京卫戍部队下属某教导团
扫街道马路,住在西街湾的战士给居民 当连长。
担柴、挑水、忙个不停。当天傍晚,桥 1937 年冬,日军进攻南京,朱龙奉
林商会送来筹集的“犒赏金”、“慰问品”, 命驻守水西门,阻击秦淮河对岸来犯之
新四军连部婉言谢绝了,战士们用自己 敌,战斗中朱龙身先士卒,不幸左臂中
带来的“军需”,没有用桥林百姓一菜 弹,犹未退缩,但因流血过多,晕厥后
一果、一针一线,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被俘,后被日军将其同我被俘军民同胞
桥林民众交口称赞: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一起,用铁链、绳索串扎成排,驱往江
这样好的军队…… 东门江滩用机关枪扫射,受难同胞应声
新四军战士在桥林仅住了短短的两 倒下,后排倒向前排,负压其上。朱龙
天,因军情紧急迅速离开桥林。他们虽 腹部中弹卧在血泊中未死,他屏息于尸
堆中。这即是举世震惊的“南
京大屠杀”一幕。夜里,朱
龙挣脱绳索,从尸堆爬出,
抱浮木乘顺风水势泅至江北
西江口附近上岸。因伤痛、
疲惫、饥饿,已不能再动,
后经一老妇人搭救收养,伤
病渐愈。
时值江浦县县政府姚镜
第十四辑 浦口文史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