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233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民间故事


              铅,不知哪山出锡,不知哪山出铅,小                          老三:光油油;
              子无力难搬。”                                    老二:肉瘤;
                  大兄弟四人酒令完了,老两口很满                        老大:蛋
              意,老夫人对小兄弟三人很为担心,生                          结束一家人哈哈大笑!
              怕有误,让老汉扫兴。                                     (流传区域:汤泉及周边地区 )
                  老五也不甘示弱接着端上饭碗令

              “饭”道:                                  狗屎肥田烂稻根
                  “说饭不为犯,曹操遇蒋干,秦桧
              害岳飞,西门杀大郎,那犯才是犯。”                          从前,江浦县老山一带的山洞里、
                  紧跟着老六端举盅子站起来字令                     寺庙里有很多狐狸,它们常到附近的村
              道:                                     子里去拉鸡。尽管农民又是用夹子,又
                  “说蛊不为中,刘备遇关公,桃园                    是埋“地雷”,也只能捕获一些小狐狸。
              三结义,诸葛败汉中,那中才为中。”                      那些毛色花白的老狐狸,非常狡猾,很
                  老七慢吞吞的站起来,举起筷子令                    难对付。为了报复农民对它们的伤害,
              道:                                     这些老狐狸常在三更半夜带领儿子儿孙
                  “说筷不为快,悟空遇八戒,                      跑下山去,把地头埂边的石块扔到大田
              十万八千外,那快才是快。”                          当中,有意给农民耕田制造障碍:不是
                  胡老汉见七个儿子都把酒令行得如                    碰破牛蹄、人脚,就是卡断犁头、耙齿。
              此出色,老夫妇喜笑颜开,大声说:“赏                     对此,农民气极了,可也毫无办法。有

              酒!赏酒!”痛饮一会后,老汉言道:                      的青年提出要堵死所有的山洞,把它们
              “我家世袭不佳,‘毛金贵’但我们全                      饿死、闷死,有的主张放火烧山。
              家不要自卑,要乐观一些,来来来,我                          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却说:“这
              要你们各用‘毛金贵’为题,各令一首,                     都不是好办法,兔子还有三窟呢!狐狸
              也好叫你妈妈高兴。”老夫人笑眯眯看                      的洞口往往是隐蔽的,即使找到了也是
              着,插话道:“此一首,就以你是老几                      枉然。因为它们住的洞很深,洞里四通
              就用几字。”老夫人也是个有才的人,                      八达,弯弯套套的,放烟都熏不着它们,
              字一一渐少也好解小弟兄之危。                         放火哪能烧到它们呢?反而会把山上的
                  这次老七先令道:                           树木、柴禾都烧光的。”
                  老七:一轮明月照九州;                            接着,另一位老人想了个主意,他

                  老六:西瓜葫芦皮球;                         叫耕田耙地的人唱道:“哎——,石头
                  老五:梳篦不上头;                          肥田年年在哟,狗屎肥田烂稻根咯”这
                  老四:虱几难留;                           歌子唱了一遍又一遍。歌声随风飞舞,



               216  浦口文史   第十四辑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