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110

传 说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刚生下龙子就惊恐死去。小龙子悲痛不                      金兵来犯,攻下盘城,盗走了塔上的金
              已,现出原型,张牙舞爪地腾上半空 ,                     锅。结果,盘城城池和塔一夜之间被移
              顿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周边江河湖                      到了现在的仪征。
              海的龙神对秦始皇也都有怨气,赶来帮                               (以上流传区域:盘城地区)
              助小龙子,风劲雨猛 , 一连数日,大水
              围住群山,吞噬了秦始皇的兵马。秦始                      锁龙桥

              皇在亲兵的护送下,疯狂逃命,在途中
              郁郁而死。                                      在古银杏西边,有一条山涧泉水汇
                  小龙子驱走了秦始皇后,想到龙母 ,                  集而成的溪流。这溪流从“山间小江南”
              可怜龙母的身躯已死去多日。小龙子便                      直流而下。这儿泉水淙淙,终年川流不
              在龙洞山钻洞而入,将老母遗体带着从                      息,清澈明洁,胜似甘露。小桥悬于溪上,
              西边而出,飞到二顶山,用龙尾挖土葬                      仿佛是永远看不够泉水姑娘的芳容。溪
              母。现二顶山上还有一个土堆叫老龙妈                      流两岸人家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丛中。
              坟,坟旁边还有石桌、石凳。                          人们仰头观望着白云缠绕的巍峨高山,
                  小龙子回到龙王山后,仍思念母亲,                   品味着浓郁的花香,聆听着悦耳的鸟语,
              终日翘首望着老龙妈山哭泣,日久便哭                      这儿不是江南,但胜过江南,故曰“山
              瞎了一只眼。至今龙王山顶,仍留着两                      间小江南”。
              只像眼睛一样的池塘,一口终年干涸,                          古银杏旁的溪流上有一“豆干桥”,
              但形迹仍在,被称之为“闭泉”,另一                      桥是用似豆腐干形状的砖头,加上糯米

              口终年不脱水,被称之为“龙眼”。民                      汁粘合而成,呈拱形。此桥最早因砖头
              国 18 年(1929)大旱,地形龟裂,禾苗                 形状而得名。
              干枯,草籽无生,“龙眼”小池里仍碧                          这条蜿蜒的溪流酷似游动的龙,据
              水清清,人竞传这正是龙子的汪汪泪水。


              盘城“移城”到仪征


                  相传,仪征原名叫“移城”,是由
              盘城“移”到仪征的。当地人怕“移城”
              再移走,改名为仪征。
                  古时候,盘城有城池,城中有官府
              衙门。还有一座两丈来高的宝塔,塔顶

              有一口金锅,是镇城之宝。南宋时期,



                                                                       第十四辑   浦口文史   93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