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1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231

留住乡愁|老街老村录


                         老幼岗锣鼓——各打各
                         三十晚上喝稀粥——不是兴旺的景象

                         芝麻开花——节节高
                         坐飞机吹笛子——高调
                         嘴上抹石灰——白说

                         关门桥倒江——塌厂(没面子)
                         胸口挂称砣——钱(前)心重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臭水沟鸭子——顾嘴不顾身


                         老幼岗区域以种植业为主历史悠久。在宋朝设有兵马司庄,明

                     朝时匡圩造田,安置随军卫户。清朝时,“军田归县,听民认垦,
                     荒田日僻”,1981 年,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
                     农名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水稻 : 是老幼岗的主产农作物,历史悠久。1949 年前后,种植
                     的品种有 :麻壳尖、大乌嘴、三粒村等,平均亩(0.067 公顷)产
                     120 公斤到 180 公斤,晚稻品种有黑壳糯等。2000 年到 2003 年,

                     水稻品种基本以武育梗为主。2004 年,推广 5356、9998 等优质粳
                     稻品种,平均亩(0.067 公顷)。
                         三麦 :小麦、大麦、元麦统称“三麦”,大麦多为畜饲料。元

                     麦产量低,农户以种小麦为主,六十年代开展“沤改旱”,后大面
                     积种植三麦,2000 年后,只有少数农户零星种植小麦。
                         油菜 ;1960 年以前,老幼岗地区没有油菜种植,农民吃油为芝

                     麻油、黄豆油、花生油。1961 年开始种植油菜。1980 年,引进泰
                     油 2 号,宁油 7 号高产早熟优良品种。2004 年,亩(0.067 公顷)
                     产 160 公斤。

                         老幼岗社区交通发达,星火路、沪陕高速 G40 公路相邻宁淮高
                     速途径老幼岗。
                         乡道永渡路途经社区三个组,约 3.5 公里,此路面于 1982 年


                               226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