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浦口文史第十五辑
P. 190
世居村民有三十个姓氏,主要姓氏为杨、邵、张、胡、刘、许、 九华村
滕、王、成,据“杨氏云祖公族谱”记载,杨氏云祖公从安徽徽州
迁至本地 ;刘姓从河南迁至本地 ;滕姓从山东迁至本地。
九华村有座龙母坟,坐落在小九华寺庙的南侧,龙母塘上埂的
上坡上,自古至今直立,完整饱满,世代人感至神奇。
相传在秦朝时期,
龙母原是赭洛山边吴家
庄吴氏民女,在 17 岁那
年一个夏天的晚上,民
女在自家天井内洗浴,
突然天空电闪雷鸣,龙
卷风随雨,盘旋于天井
上空,这正是天上双龙
戏交,老白龙撒籽,正
好一粒龙籽落入民女浴盆,民女便身怀有孕,不久产下一条小白蛇,
民女不敢声张,就把小白蛇放养在自家门前池塘里。每当民女到池
塘淘米洗菜之时,小白蛇便游到民女身边,民女怜惜是自己所生,
就给小白蛇喂奶,天天如此。父亲知道后带把铁锹尾随女儿到池塘
轧断了小白蛇的尾巴,后来的白龙是秃尾巴的龙,在一次暴风雨中
小白蛇腾云驾雾离塘而去,当地农民才知道小白蛇原来是一条小白
龙。
白龙成仙后,为报答养育之恩,于是化作一姑娘,前来接母亲
赡养。白龙背上母亲告诉她闭上眼睛等到风停雨住时才能睁开,说
完吐气成云,呼风唤雨,腾空而去。龙母身寒耳震,脚上鞋子又掉了,
眼睁一看自己原来卧在龙背上,不由心里一惊,跌落下来摔死在这
池塘边。白龙痛哭苦滚,全身是血,翻滚时尾巴在遮浪山第三座山
峰下东北方绞出一个鲜血染红的洞,后来人们称“红龙洞”,白龙
悲伤之后又用受伤的尾巴为母亲垒起一座土坟和一尊塑像。从此每
年三月十三白龙都来朝拜母亲的生日,给母亲修坟添土。白龙每次
185
浦口文史丛书 第十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