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88
传 说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朱元璋又问道:“那怎样才能驱恶 跨万寿河的拱形青石桥,这桥名叫“斩
从善呢?”刘基回道:“向西行百里之 龙桥”。
外,有一座山,名叫九龙山(即星甸西 提起斩龙桥,汤泉的老一辈都会说
山)是九龙二虎之宝地,要能在那里建 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座都城,便可使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 1368 年定都
万民乐业,管保您大明江山永盛不衰。” 南京,年号洪武。为加强京城应天府(南
皇帝听罢,不胜欢喜。第二天,便率领 京)防务,在 1376 年 6 月,新置江浦
三千御林军,亲自到九龙山视察。 县。县治设在浦子口城。洪武廿四年,
朱元璋来到山顶之上,举目四望, 知县仇存仁将县治迁至旷口山(今江浦
只见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如梦中的一 街道)。
模一样,便拔出青龙宝剑,点其山头, 在建县之前,为了加强京城的勘察,
数来数去,只有八座山峰,便心中生疑: 研究建城的具体方案 , 朱元璋曾率军师
“这明明是八座山峰,何谈九龙呢?想 刘伯温等文武大臣来江北作微服视察,
必是刘基言中有诈,欺骗于我。”不由 当即被老山一带自然风光吸引,他们越
得大动肝火,将青龙剑往地下猛一挥去, 过黄悦岭,行至汤泉,见温泉吐雾,便
只听“咔嚓”一声,削去半截山峰。顿 在温泉池沐浴。当得知此地名为“汤泉”
时只见地下血如泉涌……朱元璋恍然大 时,朱元璋心中不悦。因忌讳“汤”字(朱、
悟,原来自己站的这座山峰未数在其中。 猪同音),便御口把“汤泉”改为“香泉”。
此时后悔莫及,因这条龙脉已被宝剑斩 故汤泉镇又叫“香泉镇”。
死,血水顺着山沟向下流淌,天长日久, 君臣洗过澡后,沿着汤泉镇四周巡
便形成一条河流,灌溉山下农田,被人 视,见镇西有块横匾,上刻“西望椒陵”
们称为“万寿河”。血水所到之处,山 四字。(传说此匾出自秦少游手笔,此
石皆红,至今,挥剑劈山的地方,陡壁 匾在民国初年被龚心铭盗走)。刘伯温
象城墙,土色皆是红的。 向西一看,见西边山中有瑞气,君臣们
后来,为了纪念此事,朱元璋便下 便到西山(今星甸万隆处)去察看。走
令在万寿河上建起这座桥,取名“斩龙 到一处,便问当地的百姓:“此地是何
桥”大概是表示他的痛悔之意吧。 地名?”老百姓搭:“九龙篡珠”。朱
(流传区域:星甸街道万隆村一带) 元璋一听,心中不悦。刘伯温登高张望,
果见九条山脉自西向东蜿蜒伸展,他预
斩龙桥和九龙庙的来历 料日后在这里会出现“真龙天子”,将
来会篡夺大明朝朱皇帝的皇位。他把这
出汤泉镇西约五公里处,有一道横 个情况告诉了朱皇帝,便请朱元璋解下
第十四辑 浦口文史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