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5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前 言


              朴实无华、情感真挚、乡土气息浓郁,主要是农民们在春耕夏种、田间劳
              作期间为调节气氛时传唱。此时歌声遍野,群情激昂,你唱我和,此起彼

              落,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形成了独特的田园文
              化。新中国成立后,民歌推陈出新,旧曲赋新词,热情讴歌了新社会、新
              生活。

                   其三,浦口民间谚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或表述气候,
              或反映生活,表意真切,是浦口人民世世代代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体
              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于人们掌握天气,指导农业生产,按时

              处理农事,增强卫生保健意识,有益的民情交往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一定
              的帮助和借鉴作用。一些基层干部常用谚语调解邻里纠纷,往往起到了事
              半功倍的效果。
                   浦口的民间文学产生于农耕文化,是老百姓坊间口头创作,经过长期

              辗转流传中的不断演绎、加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代表着民间
              百姓的志趣和愿望,代代在民间广为流传。尽管其中一些作品不可避免地

              留有历史与时代的烙印,甚至存在着某些瑕疵,但从主流看,它是一个地
              方悠久历史文化和浓郁地域风情的反映与折射,多少年来,其价值理念对
              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以及生活产生着巨大的潜移默
              化作用。这些孕育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作品,世代传承,时至今日仍不为过

              时,它朴素的语言和纯真的情感,比起某些矫情的说教似乎更能浸染和净
              化人们的心灵世界。

                   文化是时代的灵魂,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润泽、滋
              养和支撑作用。当前,浦口作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的核心区所在
              地,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加速发展新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浦口非物
              质文化遗产之民间文学资源必将在江北新区及浦口的城镇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打造和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提升发展旅游产业等方
              面彰显出蓬勃的活力和恒久的魅力。



                                           编 委 会
                                          2017 年 12 月



                    浦口文史   第十四辑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