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38

神 话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他的鱼杆只不过二丈来长,鱼弦有一丈                      村庄,住着一户人家,这家只有母子两
              多一点,却能使到江心,江底。只见他                      人。那做母亲的生性十分吝啬,成天总
              不时地把那根鱼杆提起,放下,放下,                      想占别人的便宜,若是自己吃了点亏,
              再提起。                                   能把别人祖宗八代骂得翻过身来,村里
                  这时,恰巧有位渔夫驾着小船来到                    人背地里送给她一个外号“狗尾巴椒”。
              这里,他奇怪地看着那老汉,问道:“你                     她的儿子也和她一样爱财如命,而且长

              钓鱼怎么不撒鱼食 ? 鱼钩怎么也是直的 ?                  得有矮又胖,毫无看相,村里人送她一
              这样能钓着鱼吗 ?”老汉说:“用鱼饵                     个外号“矮冬瓜”。“矮冬瓜”眼看长
              和弯钩,这不是诱惑,欺骗吗 ? 我这样                    大成人,却总是订不到媳妇,这可把“狗
              钓鱼叫做愿者上钩,不愿者罢休”。说着,                    尾巴椒”急坏了。后来,外地闹荒灾,
              只见老汉猛地提起了鱼杆,鱼杆几乎成                      不少人逃荒来到这里,“狗尾巴椒”有
              了一个圆形。一条偌大的黄蟮从江里被                      意收留了一个逃荒来的小姑娘,当做童
              提出了水面,然后老汉将鱼杆轻轻一挥,                     养媳,人称“荒妹子”。
              黄蟮便随着鱼杆被甩到了八里铺的一个                          荒妹子进了她家的门后,整天有干
              山顶上,那座山便因此得名为“黄蟮岭”,                    不完的事,白天下地干农活,回家烧锅
              天长日久,人们说白了,称它为“黄山                      煮饭、洗衣桨衫,晚上还要做针线活,
              岭”。                                    缝补衣服,纳鞋底。可“狗尾巴椒”还
                  随后,老汉又连提了两次鱼杆,提                    嫌不足,一有空,就叫荒妹子上山拾野
              出水面的却是白蟮和乌鱼。由于他用力                      粪,不拾满一筐回来,就不给吃饭。

              过猛,它们分别被扔到了安徽的来安和                          一天傍晚,荒妹在山上转了半天,
              滁县,从此在那里留下两个地名,一个                      好不容易拾了满满一筐粪,累得腰酸腿
              叫作“白蟮里”,一个叫作“乌鱼”,                      痛,来到一块大石头下,准备歇一会。
              人们叫白了,就把他们叫成了“白山里”
              和“乌衣”。
                  那老汉站过的山嘴上,留下两只长
              一尺五、宽五寸的大脚印,后人称为“仙
              人脚”。这个仙人,就是姜太公。
                           (流传区域:原城东乡)



              金牛碾金豆子的故事


                  从前,在星甸西山山洼里有一个小



                                                                       第十四辑   浦口文史   2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