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25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民间故事


              附体。                                    龙角的来历
                       (流传区域:原兰花乡地区)
                                                         相传,龙原来是没有角的,那么,
              猫为什么抓笤帚                                它头上的角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段
                                                     不寻常的来历呢。
                  猫和老鼠原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                        早先,龙和鸡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
              性格相似,都很温柔,人们也很喜欢。                      友,只是公鸡除了有一身美丽的羽毛外,
              可是猫有个很大的弱点,好睡觉。当年,                     还有一对象鹿样的角,龙,心里十分羡

              玉帝封属时,猫和老鼠商量好,三更上                      慕。有一天,龙对公鸡说:“公鸡小弟,
              界一起讨封,并要老鼠到时喊猫,老鼠                      你多漂亮,能不能把你的角给我戴一下,
              当时爽快地答应了。哪知道三更时老鼠                      再上天玩上几日,让别人也看看我的美
              却丢下猫,独自上天庭,得了封。等                       丽好吗?”公鸡毫不犹豫地把角摘下递
              猫睡醒时,老鼠已洋洋自得地告诉猫,                      与龙:“好吧,不过要早早回来还给我。”
              自己封得第一。于是猫认为鼠欺骗了                       谁知,龙上天后,再也不回来了。公鸡
              自己,这是对朋友最大的不忠,于是结                      十分后悔,又不好意思对别人讲,只好
              怨分手。老鼠封为第一后,骄傲自大,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高喊三遍:“龙哥哥,
              目空一切,偷吃偷喝,老百姓恨之入骨。                     还我角。”
              此时,猫决心惩罚老鼠,一改过去睡懒                             (流传区域:原兰花乡地庵村)
              觉习惯,见鼠就逮。一时,鼠望而生
              畏,鼠王眼见自己子孙有被猫捕捉一空                      山,为什么一凸一凹
              的危险,自己也有被捕的危险。一日,

              老鼠又出来偷吃,猫轻轻地一跳,扑了                          古时候,秦始皇征集百万民工修筑
              上去。这鼠王也狡猾,向回一缩就逃,                      万里长城,死伤无数,尸骨成堆,家破
              猫扭头紧追,正要追上时,鼠王一下穿                      人亡,民不聊生。观世音菩萨下凡察看
              过主人家笤帚逃了。而猫还认为老鼠                       民情,发现这一情况后,非常同情民工
              在笤帚下盖着。猫闻了又闻打了又打,                      的疾苦,为了普救众生,帮助民工减轻
              不见鼠王出来,最后一看,笤帚下一无                      劳苦,就变成一个卖花线的老太婆到长
              所有,急的猫拼命抓笤帚。这也许是猫                      城卖花线。
              的失策吧。所以,直到现在猫看到笤帚                          她一边走一边喊:“卖花线啰,卖
              就要抓几下。                                 花线啰,买我花线不要钱,买我的花线省
                           (流传区域:永宁一带)               力气,一根系在扁担上,走起路来快又轻,
                                                     挑起担子不费劲。”众人觉得好奇,听说




                8   浦口文史   第十四辑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