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浦口文史第十四辑
P. 183

【浦口非遗民间文学集】        民间故事


              地方,而且满山的石头和泥土都是红色                      说罢,面面相觑,一个个惭愧得无地自容。
              的,人们都说是金雀的血染红的。                                     (流传区域:桥林一带)
                  (流传区域:桥林街道刘公村一带)
                                                     神笔赵登仙
              石佛寺和思仙桥
                                                         明末清初,在陡岗“七塔村”出了
                  从前,有三个秀才出江浦东门,乘                    个名叫赵登仙的文人,此人读了些古书,
              船渡过思仙桥去南京应考。途经石佛寺                      才华出众,在州府考试名列前茅,获得

              时,那里正在大兴土木,重修大殿。只                      “贡生”学位,四十开外即被誉为“江
              见瓦木工上上下下,忙忙碌碌,三个秀                      宁府七支笔中的头一杆笔”。他不贪荣
              才不觉停步观看,并指手画脚,洋洋自                      华富贵,不慕功名利禄,弃官不做,以
              得。这时有个木匠师傅问道:“三位先                      教书为生,平时喜欢伸张正义,经常写
              生是赶考的吧?”三个人摇头晃脑地说                      诗作文替人伸冤屈,鸣不平。
              道:“正是,正是。”那木匠又道:“能                         一次,长江七坝水面,发生一起船
              让我出个对子给你们对对吗?”三人同                      祸,一商人木排顺流而下。一个富豪游
              声答道:“当然可以,我们满腹文章,                      船只顾饮酒作乐,偏不避让,结果被撞
              对不出你出的对子,也不去应考了。”                      翻。那时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
                  于是,木匠开口说道:“好,且听                    进来。”船老大有钱有势,买通官府,
              上联:万砖千瓦百工同修石(十)佛寺。”                    定下木排商明知故犯罪,执行赔款。木
              三人一听傻了眼,抓耳挠腮低头直转,                      排商明明有理,但没有权势,为打官司,
              半天也答不上来。开始时的傲慢气焰顿                      变卖全部家产,不胜忧愁。这日,忽见

              时消散,只好灰溜溜地向原路转去,最                      一塾师打扮,衣着朴素,手提三尺许长
              后又乘原来的渡船过河。                            烟袋,烟袋上挂着十三个银圆圈的人,
                  那老船工奇怪地问:“三位先生才                    前来避雨,此人就是赵登仙。交谈中,
              去不久,怎么又转回来了?”三个秀才                      赵登仙得知木排商确有上告理,便铺纸
              叹了口气,说了事情的原委,渡工听了,                     提笔,代写诉状。只见上面写道:“木
              一边摇船,一边沉思,当小船从思仙桥                      排下江如山倒,行船犹如一只鸟,山移
              下经过时,他突然说道:“我来替你们                      鸟飞相遇时,鸟儿让山山让鸟?”写毕,
              对吧。”三个秀才冷冷地说:“我们都                      令木排商持纸上告府衙,鸣冤叫屈。判
              对不出你还能对上?”渡工不紧不忙地                      官阅完诉词,觉得驳理有力。不容置辨,
              说:“一船二浆三人共渡思(四)仙桥。”                    不得不秉公断案,木排商到底赢了这场

              三人一听,连声赞叹:“妙!妙!妙!”                     官司。木排商要把仅剩下的木排送给赵



               166  浦口文史   第十四辑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