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乡村记忆留存工作的建议
日期:2020-06-25

  政协委员、一级调研员李业明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是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见证者、感知者和传承者,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库,近年来,由于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走向城镇,大批的乡村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为保护乡村文化,国家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等。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保护不够全面。只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列入名录,没有将消失的乡村全部包含进来,保护的方式侧重于对当下的村落和文化活体的保护,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现存村庄的现场回忆和历史记忆。     

  2、资料缺失严重。消失的村落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陈述,包括原居住在村落里的人群、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村落的名称、位置、范围,也有可能从人们的记忆中、从地图中消失。     

  建议开展消失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让消失的乡村有痕迹,让乡村的发展历史不断档,让千千万万走向城市的人们对故乡的记忆有处安放、乡愁有所寄托。建议:     

  1、规划建设载体。在消失的村落原址上建造纪念碑(亭),讲述村落的历史,讲述村落的时间、由来、消失的原因,讲述村落的人文等,使其成为联结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纽带,成为城镇化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见证、后人“寻根”的载体。     

  2、收集整理史料。将消失的村落史料整理列为地方史志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安排专门的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专门就所在区域消失村落的史料、档案等进行整理,编撰入册,并在相关媒体刊登宣传。在开展消失村落史料整理的同时,也要对保留村庄、新建村庄的史料收集整理,编辑入册。对可能消失的村落,提前留好影像资料。     

  3、挖掘特色主题。注重珍藏过去、纪录发展,放大村史馆效应,结合“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村一主题”的特色村史馆,根据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民间传说等,梳理具有文化性、艺术性、代表性的各村历史典故,整理一段村史,讲好乡村故事,增添乡情乡愁。     

  4、保留古老村名。新版再版地图尽可能保留消失村庄的名称,对新建道路重要构筑物尽可能沿用原村庄的名称。 

    

Title
关于加强乡村记忆留存工作的建议
日期:2020-06-25

  政协委员、一级调研员李业明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是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见证者、感知者和传承者,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库,近年来,由于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走向城镇,大批的乡村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为保护乡村文化,国家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等。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保护不够全面。只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列入名录,没有将消失的乡村全部包含进来,保护的方式侧重于对当下的村落和文化活体的保护,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现存村庄的现场回忆和历史记忆。     

  2、资料缺失严重。消失的村落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陈述,包括原居住在村落里的人群、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村落的名称、位置、范围,也有可能从人们的记忆中、从地图中消失。     

  建议开展消失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让消失的乡村有痕迹,让乡村的发展历史不断档,让千千万万走向城市的人们对故乡的记忆有处安放、乡愁有所寄托。建议:     

  1、规划建设载体。在消失的村落原址上建造纪念碑(亭),讲述村落的历史,讲述村落的时间、由来、消失的原因,讲述村落的人文等,使其成为联结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纽带,成为城镇化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见证、后人“寻根”的载体。     

  2、收集整理史料。将消失的村落史料整理列为地方史志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安排专门的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专门就所在区域消失村落的史料、档案等进行整理,编撰入册,并在相关媒体刊登宣传。在开展消失村落史料整理的同时,也要对保留村庄、新建村庄的史料收集整理,编辑入册。对可能消失的村落,提前留好影像资料。     

  3、挖掘特色主题。注重珍藏过去、纪录发展,放大村史馆效应,结合“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村一主题”的特色村史馆,根据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民间传说等,梳理具有文化性、艺术性、代表性的各村历史典故,整理一段村史,讲好乡村故事,增添乡情乡愁。     

  4、保留古老村名。新版再版地图尽可能保留消失村庄的名称,对新建道路重要构筑物尽可能沿用原村庄的名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浦口区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014753号